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在孩子们的生活经验中,“第一”就是最好的、是受人追捧和向往的。孩子们想要自主选择和决定,想要“好玩”“有趣”,于是“第一个”洗手池自然成为他们争抢的对象。
我理解、尊重孩子们的想法和心理需求,但集体生活也应有秩序和规则,班级的“活动常规”需要我们在与幼儿的“共同生活”中去建立、完善,使之为幼儿认同并乐于接受。为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在每个洗手池上的镜面贴上可爱的动物头像、水果图案、“童话小屋”,赋予其情节,如此一来,盥洗间变得生动有趣了,具有了“游戏化情境”。由于淡化了“第一”,转移了注意力,幼儿也就有了喜欢的理由和自主选择的机会,如:“我喜欢小兔、我在它这儿洗”“我的西瓜洗手池最漂亮”……他们自然也就不再固执地非要争抢“第一个”了。
到了大班,“洗手”这件事又出现新问题了,在没有老师在场或没有同伴当“洗手管理员”的情况下,孩子们要么省略步骤,要么趁机玩水,不愿意或不能自觉做到认真洗手。
随着自理能力和自主意识的增强,大班幼儿不再那么“乖顺”“听话”,而开始跃跃欲试向老师、向既定规则发起“挑战”,孩子们觉得自己变能干了,早就学会了洗手,于是对了然于心的“六步洗手法”不屑一顾,或是因为嫌麻烦、图动作快,往往敷衍了事。
针对这一现象,我对如何变“他律”为“自律”,怎样教育引导幼儿学会“自我管理和约束”进行了反思。于是我组织幼儿分组讨论、集体交流、发表意见、分享经验,充分支持鼓励他们以绘画和配上老师记录的方式,自主制定“怎样洗手”的规则,每个孩子都把自己认为洗手时最重要的一点画出来,然后放在一起看一看、讲一讲。孩子们发现:原本的“六步洗手法”只是洗手时的动作步骤和顺序,但现在每个人想到的最重要的一点,归类整理后其实是形成了整个“洗手”环节的规则,要求更全面、细致。
我以“洗手时,我们应该这样做”为题,把孩子们画出的自己认为最重要的一点布置成盥洗间的墙饰,形成“洗手公约”,随时鼓励提醒孩子们自觉遵守洗手规则,主动做到认真正确洗手。
在中国的神话世界中六界分别指的是神界、仙界、人界、妖界、魔界以及冥界。然而在道家中六界分别指的是欲界、色界、无色界、四梵天、三清天以及大罗天。
中国第一个遗传学专业是由谈家桢建立。谈家桢是中国现代遗传学的奠基者,同时也是国际遗传学专家,他从事遗传学的研究和教学已有七十余年。20世纪50年代,他于复旦大学创建了中国第一个遗传学专业。
历史朝代顺序表(顺口溜):三皇五帝始,尧舜禹相传;夏商与西周,东周分两段;春秋和战国,一统秦两汉;三分魏蜀吴,二晋前后沿;南北朝并立,隋唐五代传;宋元明清后,皇朝至此完。
药学职称考试是针对在医院药房工作的人员的资格考试。药学职称考试属于全国卫生专业技术资格(中初级)下的一个专业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