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吉他尼龙弦不伤手。演奏古典吉他时琴头要指向左上方,与水平面的倾斜夹角大约在30°-40°之间。下侧琴腰凹弧与左大腿重合,琴底靠在右大腿上,共鸣箱上半部分的后侧边缘和左胸要有轻微接触,右手从共鸣箱上侧琴腰凹弧右边自然下垂,手心悬至音孔附近。
古典吉他能调弦距。古典吉他可以通过琴孔位置的六边形螺丝口调弦距,当顺时针旋转时,弦距会变低,琴头向后仰,当逆时针旋转时,弦与指板的距离会变高。注意古典吉他标准弦距是在3.5mm-4.2mm之间,如果弦距太低会打品,如果弦距太高,按的时候会比较费力,从而影响手感,影响演奏。
A表示为无名指,M表示为中指。AM指法也就是将中指和无名指弯曲并拢,然后弹奏琴弦,用手指甲同时弹奏1、2弦,注意弹奏时指甲和琴弦几乎是垂直弹奏,用弹击的方法发出清脆的碰撞弦的声音,碰弦时用小拇指用力的敲击下方音孔圈位置的面板。弹奏出声音之后用食指向上抹一弦、二弦或是三弦,完成两拍。
民谣吉他装上拾音器才能够连接音箱,使用音频信号线的一端连接拾音器,另一端连接音箱的输入插孔即可。装有拾音器的民谣吉他是将声音转化为信号后再通过电箱发出,能够控制演奏现场声音的大小,适合演出时使用。没有装拾音器的民谣吉他适合平时在家练习时使用,音色相对好一些。
民谣吉他能改成电吉他。需要准备一款拾音器,先将所有琴弦都松掉,可以暂时缠绕在琴颈上,寻找合适的开孔位置放置拾音器的主机,用铅笔画出位置,用美工刀进行开孔,然后使用电钻打尾孔,打的位置要正,开琴码拾音条孔,把琴箱中的木屑清理干净,可用吹风机吹出,最后安装拾音器,打磨下弦枕,装上琴弦即可。
民谣吉他能弹卡农。卡农是复调音乐的一种,一个声部的曲调自始至终追逐着另一声部,直到最后的一个小节,根据各声部高度不同的音程差,可分为同度卡农、五度卡农、四度卡农等,根据间隔的时间长短,可分为两小节卡农、一小节卡农等,还有伴奏卡农、转位卡农、反行卡农、逆行卡农等各种手法。
古典吉他一般不容易跑音,跑音的情况通常出现在新弦上。新弦张力没有完全打开,跑音是必然的,因此需要反复的调。上弦时,可以一边上一边用右手拽,在张力允许的条件下,反复抻拉。调紧弦后,粗调一下音。当然,如果古典吉他本身就比较低端,这样也会加大跑音的可能。
从民谣吉他的侧面看背侧板是平的。背侧板是吉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吉他的价格也会产生很大的影响。能够用来制作背侧板的材料有:巴西玫瑰木、印度玫瑰木、洪都拉斯玫瑰木、马达加斯加玫瑰木、可可波罗玫瑰木、十二雄蕊破布木、枫木、相思木、嫁接胡桃木、热带美洲桃花心、沙比利等。
g和弦在C大调乐曲中的按法通常是用左手的无名指按6弦3品、中指按5弦2品、小指按1弦3品。g和弦即C大调5级和弦,是小调式中的Ⅶ级和弦,大调式中的Ⅴ级属和弦,是由5、7、2三个音叠置所构成的大三和弦,起到了支撑主和弦的作用,在任何一首歌曲中都不可缺少。
a小调音阶是从6开始弹,音阶指法为6、7、1、2、3、4、5、6。以a为主音的自然小调被称为a自然小调,是一个没有升号和降号的调,由主音到主音,按照高低次序排列起来,所组成的音是A、B、C、D、E、F、G及A(自然小调),它的相对大调是C大调,并行大调是A大调。
每个人学习的时间都不同,所以无法确定轮指的需要练习多久,如果每天能够保证练习轮指的时间在半小时以上,大约需要一年以上的时间,能够将p、a、m、i指的速度弹快,并且达到32分音符的时值,才能代表轮指基本练成了。练习轮指建议准备电子节拍器,对每分钟80拍到140拍的轮指速度有所掌握,达到快慢自如。
古典吉他能扫弦。古典吉他扫弦包括拇指与食指交替扫弦法、食指无名指扫弦等。拇指与食指交替扫弦法是左手按好和弦,右手拇指与食指交叉呈“十”状,其余手指自然弯曲。上下扫弦时,要以腕关节为轴,腕部要有弹性,食指和拇指在接触琴弦时要避免与弦垂直,要呈约45度角度触弦,这样指甲在通过琴弦时会更加流利、顺畅。
民谣吉他分Dreadnought型(D型)、Auditorium型(A型)、OM型、Jumbo型(J型)。D型吉他腰身不突出,琴身较大,标准尺寸是41寸;A型的琴身整体较小,腰身的曲线大些;OM型与A型非常的接近,只是腰身下部与上部的面积差别没有A型大;J型的琴体巨大,共鸣效果极佳,适用风格最广。
装了拾音器的民谣吉他才能够插电,把电箱的插头插在民谣吉他的拾音器上面,音就会通过电箱传出来,起到扩大音量的作用。装有拾音器的民谣吉他,能够控制演奏现场声音的大小,适合演出时使用;没有装拾音器的民谣吉他,音色相对好一些,适合平时在家练习时使用。
民谣吉他可以指弹。指弹是一种演奏方式,又称作钢弦木吉他演奏,是一种吉它加花的奏法。指弹一般使用民谣吉他(也有说法认为是类似古典吉他的造型),用钢丝弦,音色明亮清晰。这是一种充分利用吉他的指板、有限的手指和时间演奏出层次分明的曲子的独奏形式,其和声的饱满程度相当于两把以上使用一般方式演奏的吉他。
后面的孔为输出接口,通过接口可以将吉他的声音转化为信号输出到电箱或调音台中,在演出时可以连接电箱,控制演奏现场声音的大小。一般底部有接口的民谣吉他是内部安装了拾音器的,适合演出时使用,平时只在家里练习时使用的吉他,不建议安装拾音器,没有安装拾音器的吉他音色相对会好一些。
民谣吉他考级一般是直接到当地的考级点进行报名考级,由于目前各个地区关于民谣吉他的考级还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标准模式,所以具体需要咨询当地的吉他协会或琴行。吉他考级一般有10个级别,最高为10级,可以在全国各地参加,考试时间一般是定在每年的暑假期间。
民谣吉他考级没有一个标准的模式,不同考级机构的六级难度和要求并不同,歌曲类型按考级教材的级数要求执行,没有特定的关于音阶、弹唱、扫弦或拨弦等内容,一般会加试视奏和即兴内容。以上海音乐出版社出版的《民谣吉他考级曲集》为例,成人六级曲目以《回忆》《怎样》《你爱谁》《你怎么舍得我难过》的难度为标准。
民谣吉他标准音为C调。民谣吉他的6根弦从最粗到最细依次为6弦到1弦,其标准音高分别为:6弦为E(低音),即低音的mi;5弦为A,即低音的la;4弦为D,即中音的re;3弦为G,即中音的so;2弦为B,即中音的si;1弦为E(高音),即高音的mi。
民谣吉他安装需要开孔的拾音器会伤害到琴体,会在琴的侧板找合适的开孔位置放置拾音器的主机,对侧板进行开孔。而安装免开孔的拾音器则不会伤害到琴体。安装拾音器的民谣吉他可以连接音箱,演出时能够控制演奏现场声音的大小,将声音转化为信号后通过电箱发出。
古典吉他可以采用小振膜电容麦克风、大振膜电容麦克风录音。小振膜麦克风有出色的瞬态响应,对于任何具有尖锐的瞬变和泛音的乐器而言,都是上佳的选择;大振膜麦克风的灵度高,音质好,能够应对绝大多数的音源。古典吉他和竖琴、鲁特琴等同属古典式弦琴大类,是吉他家族中最具代表意义,最受艺术界肯定的一类。
关于民谣吉他的起源,历史上并没有明确的记载,大多数书籍上只记录着它大约起源于公元前两三千年前古埃及的耐法尔、古巴比伦和古波斯的各种古弹拨乐器。考古学家找到的最古老的类似现代吉他的乐器,是公元前1400年前出现在小亚细亚和叙利亚北部的古赫梯人城门遗址上的“赫梯吉他”。
古典吉他im交替拨弦法可以用右手的食指与中指交替弹拨音阶(或同一根弦和多根弦),比如:先用食指弹6弦空弦音,然后用中指弹6弦1品,再用食指弹6弦2品,再然后中指弹6弦3品,以此类推。古典吉他常见的演奏方法还包括:轮指、泛音奏法、大鼓奏法、压弦法等。
一般吉他电子调音器的中间会有字母,表示音高,左侧的刻度正中间是标准的音,如果拨动琴弦,刻度显示在下方,需要旋动旋钮拉紧琴弦,显示在上方则要旋动旋钮放松琴弦,直到调整到调音器对应琴弦的序号显示为绿色即可,民谣吉他从六弦到一弦(最粗弦到最细弦)分别对应E、A、D、G、B、E。
民谣吉他的颈部一般会有一个六角螺丝口,如果弦距太低,将六角螺丝口往6弦方向转动;如果弦距过高,将六角螺丝口往1弦方向转动。调整弦距前,需要把弦松一点,以免弄伤琴弦。每次扭动扳手旋转的角度不宜过大,以免造成过度弯曲变形损坏。对于新手而言,在保证不打品的情况下弦距可尽量低一些,这可让手感更舒适。
古典吉他不需要经常松弦,长时间不使用的情况下则需要松弦。松弦是为了保护吉他的面板,面板在干燥和潮湿的环境下会有一些小的变化,长时间不用的琴处在潮湿的情况下,如果没有松弦,琴颈会歪曲,面板也会起鼓,处在干燥的情况下,如果没有松弦,琴码则会脱落。
很多种吹奏乐器都会采用腹式呼吸法,这样可以在短时间内吸入更多的空气,使长乐句演奏更加容易。除此,腹式呼吸法是学习其他呼吸法的基础,因此掌握好腹式呼吸相当重要。腹式呼吸以膈肌运动为主,吸气时胸廓的上、下径增大。初学者一定要多练习和体会腹式呼吸的感觉。
管风琴可以弹流行乐。它的音域极广,其丰富的和声绝不逊色于一支管弦乐队,能够模拟管弦乐队中所有乐器的声音,有着其它任何乐器都无法比拟的丰富而辉煌的音响,是最具宗教色彩的乐器,也是最能够激发人类对音乐产生敬畏之情的乐器,音量洪大,音色优美、庄重。
民谣吉他走音需要使用调音器将音调准,从一弦(最细弦)到六弦(最粗弦)的音分别为E、B、G、D、A、E。调音时先把调音器夹在吉他的琴头,用紧弦器来调节琴弦的松紧,调节器的指针偏左时要将弦钮松,指针偏右时要将弦钮紧,在调节器显示为绿色时表示音准调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