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传古时候,凶恶怪兽“年”惧怕鲜红的颜色,明亮的火光,巨大的声响。人们发现后每年过年的时候家家户户挂上红色木板,点着火堆,通宵敲敲打打,第二天便也相互道喜,欢庆平安。这样代代相传,过年的习俗就形成了,为了庆祝过年,过年吃年夜饭的习俗也就流传下来了。
每年立秋的时候需要进行食补,以便在寒冷到来的时候更好的御寒,这种行为就被称为是贴秋膘。虽然贴秋膘现如今已经不太适用了,但是很多地方仍然保留了这种习俗。
中式婚礼不建议穿白纱,白纱不符合中式婚礼的氛围,并且还有一定的忌讳,建议穿着传统的喜服为佳。目前的婚礼形式较为多样,建议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合适的服饰。婚纱可在出门时穿着,举办仪式时更换为中式喜服。
最早出现在端午节的食物是粽子。粽子初名“筒粽”,在战国时被赋予道德含义,晋代时正式定为端午食品,它是中国历史上迄今为止文化积淀最深厚的传统食品之一。
古代四大女英雄是花木兰、穆桂英、樊梨花、梁红玉。其中花木兰是北魏人,喜欢练武;穆桂英与杨家将一起征战卫国,屡建战功;樊梨花是一个敢爱敢恨、胸怀宽广的大唐奇女,武艺高强、神通广大、文武全才的兵马大元帅。
一般来说谷雨是春季的4月20号左右,是春天里的最后一个节气,在这时候降水量会逐渐的增加,气温也会慢慢上升,在我国南方的降水量可达30~50毫米左右,代表着寒潮已经结束,这时候的空气湿度也会变大。
农历九月九日是重阳节。也叫“老人节”,因“九九”有长久、长寿之意。重阳节已有千余年历史,中国政府在1989年将每年的这一天定为“老人节”、“敬老节”,每到这一日,各地都要组织老年人登山秋游,交流感情,锻炼身体。
订婚一般不需要改口,改口会在婚礼上进行。若是有订婚改口的习俗则可以提前改口。订婚时是否改口建议咨询双方父母的意见,没有忌讳可以提前改口。若是没有提前改口的习俗则最好不要在订婚时改口,会给人随意的感觉。
结婚花生可以直接撒在床上,也可以和桂圆、莲子、红枣一起放在床上,有早生贵子的意思。部分地区会将结婚使用的花生染成红色,串串放在喜被的四角,希望新人能儿女双全。传统的结婚习俗会让男童压床,表示让新人尽快生孩子的意思。
结婚踩高粱为了辟邪,五谷杂粮具有辟邪的作用,踩着高粱上炕能去除身上的霉运。结婚时除了踩高粱,还会往新人身上撒高粱,寓意节节高升,能让新人的生活更加幸福。目前高粱种植较少,一般用大米代替。
朋友结婚不建议穿一身黑色,黑色在中国是较为不吉利的颜色,尤其是婚礼这种喜庆的场合,更加不适合穿着黑色的服饰。也不建议穿白色,男士可以穿着浅色休闲服,女士可以穿浅粉色或者紫色连衣裙,适合婚礼的氛围。
相传春秋时期,晋文公想要封赏在危难之际帮助自己的介子推,但介子推已经隐居山林,晋文公便在山里放火,却造成介子推死亡,晋文公将事发之日定为寒食节,以表追思之意。
古代六月通常称为荷月、季月、伏月、焦月、署月、且月。而之所以有这些别称是因为六月三伏赤日炎炎,许多植物在酷夏的灼烤下无精打采,只有荷塘中的荷花亭亭玉立、精神抖擞。
西式婚礼可以穿婚纱,婚纱是纯洁的象征,也是西式婚礼的标志之一,颜色以白色为主。新娘还要在西式婚礼上戴面纱和手套,表示愿意和新郎走向婚姻殿堂。敬酒和敬茶时新娘可以穿着传统的旗袍,能为婚礼增加纪念意义。
聘礼一般给1~10万,根据地区和家庭条件的不同,聘礼的额度也会有所不同,一般会赠送较为吉利的数字,如6万6、8万8等。聘礼是中国传统的习俗,一直延续至今,是男方诚意的体现,也能补贴女方家庭。
古代称春节为上日、元日、三朝、正日、元辰、新正、新元、元旦等。春节指农历的正月初一,而传统意义上的春节是指从腊月的腊祭或腊月二十三的祭灶开始,一直到正月十九。
结婚在墙上帖娃娃表示祝愿新人早生贵子,婚后尽快拥有下一代,属于父母对于新人的祝愿。在墙上贴娃娃带有迷信色彩,目前追求卧室装修效果的年轻人不愿意往墙上贴娃娃,因此是否贴娃娃需要根据年轻人的意愿决定。
“乞巧节”也被称为七夕节,来源于牛郎织女的民间故事传说,而后成为象征爱情的节日,也是我国最具浪漫色调的传统佳节,更被喻为“中国情人节”。在这一天,大家有拜七姐、祈福许愿、乞求巧艺、坐看牵牛织女星、祈祷姻缘、储七夕水等传统习俗。
国际组织的界定:联合国:15-24岁的人为青年;世界卫生组织:14-44岁的人为青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4-34岁的人为青年。我国的界定:国家统计局:15-34岁的人为青年;共青团:14-28岁的人为青年;青年联合会:18-40岁的人为青年。
交杯酒一般在婚礼上喝,新人各自倒酒后将执酒杯的手臂交叉,将杯中的酒液一饮而尽,寓意永结同心。部分地区的习俗要求在新人的卧室内饮用交杯酒,饮酒之前还需要食用小汤圆,饮用交杯酒有同甘共苦的意思。
结婚要用毛巾作为参加婚礼的宾客的回礼,一般为红毛巾,能向宾客们传达婚姻的喜悦。毛巾较为经济实用,价格不高,不会增加新人的负担。赠送毛巾时可以同时赠送喜糖和花生瓜子等,寓意较好,也能分享喜庆的氛围。
感恩节的意义有两个,一是虔诚的感谢上苍一年来风调雨顺,使庄稼获得了丰收 ;二是忠心的感谢勤劳善良的土著人对自己的帮助才保全了性命。社会发展到了今天,感恩节最主要的意义是要告诉我们人性的美好。
冬至是传统节日。中国的传统节日主要有春节(正月初一)、元宵节(正月十五)、龙抬头(二月二)、社日节(二月二)、清明节(公历4月5日前后)、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七夕节(农历七月初七)、冬至节(公历12月21-23日)等。
农历九月九日是重阳节。也叫“老人节”,因“九九”有长久、长寿之意。重阳节已有千余年历史,中国政府在1989年将每年的这一天定为“老人节”、“敬老节”,每到这一日,各地都要组织老年人登山秋游,交流感情,锻炼身体。
有: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玉兔捣药、玄宗游月、貂蝉拜月、月下独酌、月饼起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