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品牌和型号的民谣吉他背板的厚度是不同的,通常是3-4mm之间。较好的吉他背板采用的是优质玫瑰木、黑桃木、红木等单板或胶合板制作而成,中等的吉他背板采用的是槭木、红木等单板或胶合板材料制作而成,普通的吉他背板采用的是优质槭木、椴木、桦木胶合板制作而成。
吉他中的PM是一种押尾桑技巧。首先用大拇指的根部用力锤击6弦上方音孔圈的部位,模仿底鼓boom的声音,在大鱼际打到面板的同时,用中指或者和无名指一起用指甲盖弹击低音弦。然后用食指往上拨旋律音,食指几乎与6根弦的平面平行,且几乎贴在弦平面上,不要用力勾住弦,轻轻往上一带而过,同时加上拇指的低音即可。
塔塔尔族民间原有“科比斯”(铜制口弦)、“孔涅”(2孔木笛),但现已失传,常用乐器有手风琴、七弦吉他、曼陀林等,流行的曲目有《白天鹅进行曲》、《婚礼进行曲》等,器乐曲多为民歌主题变奏。手风琴的手指与风箱的巧妙结合,能够演奏出多种不同风格的乐曲;七弦吉他比普通吉他的六根弦多出一根弦,声音低沉,亢奋。
《民谣吉他经典教程》于1992年由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为张文忠。该书主要介绍了民谣吉他课程及相应的练习曲等内容,被誉为吉他教材中的“红宝书”。此书分初级班、中级班和高极班三个部分,共十二个篇章、50课,全面系统地教授了吉他弹唱的理论与技巧,内容由浅入深。
民谣吉他可以考级。以文化和旅游部艺术发展中心的民谣吉他考级为例:等级设置为1~10级,10级为最高级别。另外,从民谣吉他考级的实际以及展演角度出发,加设民谣吉他考级表演级。通过考级者,文化和旅游部艺术发展中心为其颁发《社会艺术水平考级证书》。
如果民谣吉他定音为C调,想要演奏G调乐曲,一般将变调夹夹在7品上即可。不过,一般建议用和弦转换的方式较好,即把原歌曲的调式和弦变成G调和弦,然后按照新变化的G调和弦来按即可。民谣吉他从粗到细依次为6弦到1弦,其标准的音高分别是E、A、D、G、B、E,各弦之间形成三、四度音程关系。
带电箱的民谣吉他琴箱上装的电板为拾音器,起到扩大音量的作用。拾音器分为主动和被动两种,主动拾音器中会有电池,翻转式的有一个能抠的卡槽,抽屉式的是上下各一个卡槽,通过卡槽抬起拾音器能够看到其中的电池;被动的拾音器与电吉他相同,通过拾音器的线圈切割磁力线将吉他琴弦的振动波转换成电磁波,没有电池。
构造不同:民谣吉他的琴箱分为背板、面板、侧板,面板分为琴桥、音孔、琴码、琴弦、弦钉、护板;电箱吉他里边有拾音器,相当于是一把普通吉他加上了一套话筒,音箱的插头插在电箱吉他的拾音器上面。使用风格不同:民谣吉他以美国西部乡村音乐为主要的演奏题材,作为伴奏形式出现;电箱吉他是摇滚音乐、蓝调中的主要乐器。
古典吉他中E是第六根弦(最粗的琴弦)所对应的的空弦音,即低音的mi;A是第五根弦所对应的空弦音,即低音的la。古典吉他的第一根弦(最细的琴弦)对应的空弦音为E,即高音的mi;第二根弦对应的空弦音为B,即中音的si;第三根弦对应的空弦音为G,即中音的so;第四根弦对应的空弦音为D,即中音的re。
古典吉他调音跟民谣不是一样。古典吉他装弦要打结固定,且调好后走音比较严重,需要边弹边调并在最近几天内不断微调。民谣吉他装弦一般用弦钉固定,调好后走音程度不大,一般可直接弹奏,后续微调即可。注意古典吉他4弦容易断,民谣吉他1弦容易断,3弦次之,在调音时,需要放慢动作。
古典吉他一般不用钢丝弦。如果使用民谣吉他的钢弦,实际张力远远超出了古典吉他的设计,可能会导致面板拱起、音梁脱胶。特别是要演奏真正的古典音乐,并想追求它的原汁原味时,更不推荐换成钢丝弦。相比羊肠弦,尼龙弦可承受更高的张力与更剧烈的物理环境变化,寿命也更长,对古典吉他的音色、音量都有极大的改观。
Am和弦有多种按法,一般可用中指按4弦2品位,无名指按3弦2品位,食指按2弦1品位。Am和弦是比较简单的一种和弦,练习时,手指弯曲要立住,弦要按到底,按弦位置要靠品柱,这样声音才会清亮。Am和弦是由6、1、3三音叠置构成的小三和弦,即大调式的Ⅵ级和弦,小调式的Ⅰ级主和弦。
古典吉他空弦左手的手指不需要在琴弦上按、压,直接使用右手拨动琴弦即可,所发出的音称为“空弦音”。1弦对应的空弦音为E(最细的琴弦);2弦对应的空弦音为B;3弦对应的空弦音为G;4弦对应的空弦音为D;5弦对应的空弦音为A;6弦对应的空弦音为E(最粗的琴弦)。
古典吉他尼龙弦123可以不换。古典吉他又叫古典6弦琴,有6根琴弦,因定型于古典主义时期而得名。由面板、背侧板、琴颈、指板等组成。面板常用雪松(香柏)、云杉、红松、白松;背侧板常用玫瑰木、柏木、枫木、巴西黄檀、胡桃木、红铁木豆;琴颈常用雪松、桃花心;指板常用乌木、黑檀。
如果为标准调弦,把校音项目调至“G”模式,G是Guitar(吉他)的缩写,接着每弹一下任意一根弦,调音表上会出现新的字母,六弦到一弦(最粗弦到最细弦)分别对应E、A、D、G、B、E。如果为特殊调弦,调到“C”档,也就是十二平均律的意思,然后找对应的音即可。
民谣吉他一般可借助调音器来调音准。首先,把校音项目调至“G”模式。然后,把调音器夹住吉他琴头部分,显示屏旋转面朝弹奏人。调整时要不断拨动琴弦,但不要太过用力,直到拨动对应琴弦的序号显示为绿色即可。一般而言,六弦到一弦(最粗弦到最细弦)分别对应E、A、D、G、B、E。
拨片一般由尼龙或赛璐珞制成,用的较多的为三角形拨片,这种形状手抓起来很舒服。拨片有多种不同的厚度,不同厚度的拨片有不同的应用场合。民谣吉他扫弦一般建议用薄一点的拨片,通常用0.45、0.5、0.5mm的拨片即可;分解和弦一般用稍厚一点的拨片,0.8、1.0、1.2mm相对能弹出更强的颗粒感。
电子调音器夹在吉他琴头的空闲位置,显示屏对着自己可以看到的位置,固定好后打开顶部的开关按钮,调音器的指示灯会依次闪烁一遍,先用右手拇指连续拨动吉他的第6弦,调节吉他琴头的旋钮,定位到调音器的6E指示灯亮起为止,一弦定音为1E,二弦为2B,三弦为3G,四弦为4D,五弦为5A。
木吉他分为了古典吉他和民谣吉他,古典吉他有背板,使用尼龙弦,音质浑厚低沉,音色含蓄、圆润、柔美、温暖,但音量很小,指板部分比较宽,可进行合奏、独奏、协奏和伴奏;民谣吉他没有背板,使用钢弦,音质清脆微扬,音色明亮、清脆、现代,音量很大,指板部分相对比较窄,演奏方式单一,只能够伴奏。
在古典吉他中,没有iam,只有im。“i”表示食指,“m”表示中指,“im”表示食指中指交替。如果古典吉他谱上出现im标识,就表示需要用食指与中指交替弹拨音阶(或同一根弦与多根弦)。弹奏时可以先用食指弹6弦空弦音,然后用中指弹6弦1品,食指再弹6弦2品,中指再弹6弦3品,以此类推。
民谣吉他Dm和弦一般可用左手中指按3弦2品位,无名指按2弦3品位,食指按1弦1品位,也可以用小拇指代替无名指按2弦3品。Dm和弦是由D、F、A三音叠置构成的小三和弦,是C大调式的二级和弦,小调式的Ⅳ级下属和弦。它的最主要用途就是放在属和弦即5级和弦前。
民谣吉他可以弹古典曲,因为它的定弦标准同古典吉他是一样的,从一弦到六弦分别为E、B、G、D、A、E。民谣吉他形状与提琴相似,是吉他家族中最“平民化”的成员,是各类吉他的基础,演奏的人员最多,在摇滚音乐、流行音乐、蓝调、民歌中被视为常用的乐器。
民谣吉他学到能够简单弹唱,每个人需要的时间都不同,主要是根据个人的勤奋程度来定的。如果每天能够保证有一小时以上学习练习的时间,坚持每天学习练习,制定了合适的学习计划,按照计划循序渐进的学习,只需要2-3个月的时间就能够简单的弹唱了,前期有一定乐理基础的,1-2个月就可以。
五声音阶是将任意的一个音符作为主音,以大二度、大二度、小三度、大二度、小三度的顺序,依次推出的音阶是以它为主音的五声音阶,可以以这个音阶的第五音和第一音作为主音的即兴,首选这一个音阶。运用五声音阶时,要熟悉每个指型根音的位置,围绕根音弹奏再回到根音,可以通过上下弹奏的方法来记忆指型。
古典吉他可以配压条拾音器,适合欧美风格,音色比较有颗粒感;内置mic拾音器,还原度相对压条要好一些,颗粒感相对压条来说不明显,所有风格都能使用;贴片拾音器,适合不经常打板的,需要搭配一个较好的前级放大,使音色更加清晰;压条加mic双系统拾音器,有mic的还原度,还有压条的力度和颗粒感。
古典吉他不需要经常松弦,长时间不使用的情况下则需要松弦。松弦是为了保护吉他的面板,面板在干燥和潮湿的环境下会有一些小的变化,长时间不用的琴处在潮湿的情况下,如果没有松弦,琴颈会歪曲,面板也会起鼓,处在干燥的情况下,如果没有松弦,琴码则会脱落。
很多种吹奏乐器都会采用腹式呼吸法,这样可以在短时间内吸入更多的空气,使长乐句演奏更加容易。除此,腹式呼吸法是学习其他呼吸法的基础,因此掌握好腹式呼吸相当重要。腹式呼吸以膈肌运动为主,吸气时胸廓的上、下径增大。初学者一定要多练习和体会腹式呼吸的感觉。
管风琴可以弹流行乐。它的音域极广,其丰富的和声绝不逊色于一支管弦乐队,能够模拟管弦乐队中所有乐器的声音,有着其它任何乐器都无法比拟的丰富而辉煌的音响,是最具宗教色彩的乐器,也是最能够激发人类对音乐产生敬畏之情的乐器,音量洪大,音色优美、庄重。
民谣吉他走音需要使用调音器将音调准,从一弦(最细弦)到六弦(最粗弦)的音分别为E、B、G、D、A、E。调音时先把调音器夹在吉他的琴头,用紧弦器来调节琴弦的松紧,调节器的指针偏左时要将弦钮松,指针偏右时要将弦钮紧,在调节器显示为绿色时表示音准调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