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谷为手阳明大肠经原穴,又名虎口,穴位在太阴与阳明经结合之处,开则如谷,合则如山也。该穴具有活血调气,清热退热,疏风解表,通经活络,行气止痛的功效,针刺合谷对人体有广泛的调整作用,多用于治疗头面部,肢体及消化呼吸系统等疾病,如:发热头痛,目赤肿痛,鼻衄鼻渊,齿痛,耳聋,面肿,半身不遂,指挛臂痛,咳嗽气喘,胃痛,腹痛,便秘痢疾等症。
取穴:前臂旋前,肘关节半屈,手背面第1,2掌骨之间,在第2掌骨桡侧缘近侧1/3与远侧2/3交界处。
简易取法:以一手的拇指掌面指关节横纹,放在另一手的拇,食指的指蹼缘上,屈指当拇指尖尽处是穴。
进针方向:针尖偏向第2掌骨方向,与掌背侧面成80°。
深度:针0.3-0.5寸,留针20分钟,艾炷灸3-5壮,或温和灸5-10分钟。
感觉及放射方向:酸觉向食指方向。
功能:疏风解热,通经活络。
主治:头痛,口眼歪斜,牙痛,牙关紧闭,面肿,目赤肿痛,鼻衄,咽喉肿痛,热病无汗,多汗,腹痛,便秘,风疹。
配穴:下关,颊车治疗牙关紧闭;配复溜治疗热病无汗;配曲池,血海治疗风疹;配列缺治疗头痛。
临床应用:用于感冒,头痛,咽炎,扁桃体炎,鼻渊,牙痛,耳聋,耳鸣,三叉神经痛,面肌痉挛,面神经麻痹,神经官能症,癔症,癫痫,精神病,脑卒中偏瘫,腰扭伤,落枕,腕关节痛,呃逆,痛经,闭经,小儿惊厥的治疗。本穴还是头颈部外科手术针刺麻醉的主要穴位。
皮肤-皮下组织-第1骨间背侧肌-拇收肌。浅层布有桡神经浅支,手背静脉网的桡侧部和第1掌背动,静脉的分支或属支。深层有尺神经深支的分支等结构。
在颈外侧部,胸锁乳突肌的后缘,扶突后,与喉结相平处。取穴:转头,从耳下向咽喉中药紧绷肌肉后缘,与喉结相平处即是。
1、青壮年和婴幼儿俗话说虚则补之,损则益之,西洋参片属于补气养虚之物,适合于体弱阴虚者,青壮年体质健康无虚损者,则无需经常服用西洋参片;气血旺盛的人吃西洋参片会出现流鼻血的现象,这是因为身体需要阴阳调和,气血旺盛的人体内阳气重而阴虚,会导致导致阳气外泄。而婴幼儿则是稚阳之体,应该慎用,如果需要服用,也应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2、过敏体质的人西洋参片滋阴补阳,在滋补药品中有很大的权重。有强力过敏体质的
视情况而定。车前草在夏季采收,在路边沟边都随处可见,用来泡水喝对人体来说具有很多好处。新鲜采摘的车前草的细胞组织和叶片都比较新鲜,可以将根拔出来一起煮水喝,很容易被煮熟煮透,通常煮10-15分钟即可,不建议煮的时间过长,时间过长的话可能会破坏营养成分,影响食用和药用价值
气虚通常是指脾、肺虚弱,脾气虚弱会引起神疲乏力、食欲不振、消化不良;肺气虚则易出汗、易感风寒。